自吸式推拉仓体独一无二 鑫谷极巅太空舱机箱图文详解
大家都知道,在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国内机电大厂鑫谷在现场展出了一台非常有个性的异形机箱——昆仑极殿太空舱。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太空舱的机箱包装不算高,左上角有昆仑极殿的LOGO,正面表明了太空舱字样。

侧面表明了机箱的基本参数,机箱的三围是525mm×320mm×315mm,和鑫谷自家的天宫机箱相比,太空舱的长度比天宫长,宽度和高度都比天宫机箱有所收缩。包装上表明了机箱有钛晶灰、焕新白和其他颜色,不过目前小编只拿到了钛晶灰的版本,焕新白还未见过。

机箱真身曝光,果然是异形,前脸是一个不规则的6边形,不过还是左右对称设计。前脸最外面有一块钢化玻璃装饰,后面的钢板两侧有密集的小孔,中间是正六边形的大孔,这些孔洞既可作为机箱散热用,又能将机箱内硬件的RGB灯光以一种很独特的方式透出来,视觉效果很棒。

机箱左右两侧几乎一样,只是左侧下方多了一个透明的昆仑极巅的LOGO,装机时想办法在让RGB灯透过这个LOGO应该会很好看。两侧的中间都有这么一款熏黑的亚克力板,熏黑处理后可以避免机箱内RGB灯光刺眼,让真机灯效看起来更加柔和,而且这两块板采用了磁吸式的设计,很方便拿下。

机箱后部可以发现太空舱采用了下沉式电源设计,而且主板是水平放置的,这样玩家们的显卡终于可以站起来啦,上面还预装了一个8CM的小风扇。两根非常粗的铁棍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用来把机箱拉出来用的把手。

底部这两根长棍也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机箱的支撑脚,算上后部的把手这四根棍子非常厚实,估计整个机箱非常重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它们的功劳吧。中间预留了三个散热孔位,主要用于机箱电源的散热。


接下来就拉开机箱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太空舱在这个轨道上做足了文章。首先轨道的用料就很厚实,上面使用了多颗螺丝固定,还涂抹了润滑油,保证整个推拉过程中的平顺。轨道上还使用了类似液压杆的装置增加了一些阻尼并且实现了自吸的效果,玩家们推入机仓时不会因为用力过大使机仓碰撞机箱而让硬件受到震动。

在轨道的前端太空舱还加了两个小轮子,避免拉到最外侧后机箱侧倾,这个小轮子在推入机箱时会自动收起,有点类似救护车上用的担架的轮子。

太空舱支持M-ATX主板和MINI-ITX主板,标准的ATX主板对于太空舱来说大了些,主板位上已经帮玩家们拧好了铜柱。四个大大的导线孔很显眼,如果要自己改装硬管水冷的话还能当作水管的走线位置,在太空舱里改装硬管水冷可是非常考验动手能力的哦!

主板位边上是安装一体式水冷冷排或者散热风扇的地方,当然硬管水冷的水箱也建议安装在这里。因为最大支持两个120mm散热风扇,所以一体式水冷的冷排最大也就支持240的。边上还有两个开孔,风扇的电源线果断往这走了。

散热风扇位的下方是硬盘的安装位,不过太空舱的硬盘安装位只有一个,可以安装一个机械硬盘或者一个SSD,如果想要一个SSD做系统盘一个机械硬盘做存储盘就不行了,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上一个1TB的SSD吧。

机箱后预装的这个8CM风扇似乎不太起眼,但是不要小看这个风扇,正因为有这个风扇,才能让太空舱实现“平行射流送风系统”,所以大家装机时要记得前部的两个风扇一定要是进风位,这让前部的冷空气进来冷却PC硬件,然后通过这个小风扇将热空气“射”出去。

电源仓采用了最近流行起来的盖板固定设计,电源先固定在盖板上,再将电源推入,拧上盖板的螺丝饥渴。这样的设计方便电源的安装,因为安装好其他硬件后电源仓几乎是封闭的了,再拧电源螺丝的话就很难稳定住电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