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显卡怎么样? 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评测
在我们收到的几张新品 RTX 4060 Ti 显卡中,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了。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实在是太小巧了。正是由于 RTX 4060 Ti 能效比极大提升,发热功耗极大降低,才使得这种小体积显卡成为了可能。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一套高配 intel 配置来测试这张显卡,分辨率也都调整到 1080P,以避免显卡瓶颈。具体配置如下:

外观设计
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是自 Ada 架构发布以来,我们收到的最小巧的显卡。显卡本体为标准的 2 槽设计,三围仅 217*126.5*43mm(含挡板) / 206*111.5*41mm(不含挡板),绝大部分支持双风扇显卡的小机箱都能兼容。

散热器部分采用红黑撞色设计,电竞感满满。

热管尾部被包裹了起来,一体感更强。

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拥有一整块金属背板,并在尾部做了镂空设计,方便气流带走热量。

显卡外围环绕着一层红黑撞色包边,上方印有醒目的 GeForce RTX 标识,以及 GAINWARD 的 LOGO。

供电方面,它采用的是标准的 8Pin 接口,可以与老电源轻松适配而不需要转接线。实际使用中,大部分玩家只要 450W 以上的电源就可以满足。这对必须用 SFX 小电源的 ITX 机箱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I / O 接口挡板采用深灰配色,接口方面配备了 3*DP1.4a 接口和 1*HDMI2.1 接口,最高支持 8K60Hz 输出。

核心解析
RTX 4060 Ti 基于 AD106 核心打造。整体架构和我们之前测试的 RTX 4070 是差不多的,不过里面的 GPC 从 4 组变成了 3 组,内部共有 4352 个 CUDA 核心、136 个 Tensor 核心、34 个第三代 RT 核心和 51 个 ROP 单元,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保留了 RTX 4070 75% 的核心规模。招牌的 NVENC 视频编码单元和 NVDNC 视频解码单元也依旧存在,这意味着它也是很适合用来进行内容创作的。

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的 BOOST 频率是 2550MHz,比公版高了 15MHz,默认频率都为 2250MHz。显存方面是 128-bit 位宽的 8GB GDDR6 三星显存,功耗和发热都极大的降低了。

得益于最新的 NVIDIA Ada 架构,RTX 4060 Ti 实现了高达 2 倍的性能功耗比飞跃。它的流式多处理器吞吐量超过上一代产品的 2 倍,第三代 RT Cores 的光线追踪计算能力更是提升了 2.8 倍。此外,第四代 Tensor Cores 新增了 FP8 引擎,具备高达 1.32 petaflops 的 Tensor 处理性能,超过上一代的 5 倍。而 SER 技术为光线追踪带来了最高可达 3 倍的性能提升,整体游戏性能也可高达 25% 的提升。

新的 Ada 架构为各种专业图形、视频、AI 和计算工作负载提供了惊人的性能和能效,也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特性,例如:
- 1.新增了光流加速器,能够利用 AI 预测场景中的运动变化,实现了 DLSS 3 的帧生成技术,大幅提升了帧率和图像质量。
- 2.支持了 AV1 编码器,能够有效压缩视频文件的大小,同时保证更高的画质。这对于视频转码、流媒体、视频会议、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非常有用。
- 3.引入了 RTX VSR 功能,能够实现实时视频超分辨率,让低分辨率的视频在高分辨率的屏幕上也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 RTX 4060 Ti 8G 采用的接口也发生了变化,从 PCIe 4.0*16,变成了 PCIe 4.0*8,这对于采用新主板的玩家们是不会带来任何影响的。但如果你的主板只支持 PCIe 3.0 的话,那么实际使用中就是以 PCIe3.0*8 运行的,带宽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搭配比较新的平台来装机。

理论性能
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的体积如此之小,散热系统究竟能不能压住呢?我们接下来就进行烤机测试。烤机 15 分钟后,核心温度稳定在 75.3℃左右,显存温度约 90℃。整卡功耗 156W,这个散热和其他大卡相比确实要逊色一点,但也绝对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接下来进行 3DMark 压力测试,这个测试可以检测连续跑分下显卡性能有没有发生下降,一般 97% 以上才算合格的显卡。实测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的得分为 99.8%,稳定性甚至比公版还高。

在 3DMark TimeSpy DX12 测试中,RTX 4060 Ti 追风的显卡分数达到了 13684 分,作为对比,RTX 3060Ti 的成绩为 12277 分,提升大约在 10% 左右,而功耗却低了非常多。

在 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 DX11 测试中,RTX 4060 Ti 追风显卡分数达到了 16197 分,作为对比,RTX 3060 Ti 的分数为 14553,提升幅度也是在 10% 左右。

而在 3DMark Portal Royal 光追测试中,RTX 4060 Ti 追风获得了 8008 分,作为对比,RTX 3060 Ti 的分数为 7158 分,看来 RTX 4060 Ti 8G 的理论性能相比于 RTX 3060 Ti 就是在 10% 左右了。

游戏实测
下面,我们将进行游戏实测,设置如下:
- 分辨率:1920*1080
- 画质:全部最高
- 光追:有则开到最高档
- DLSS:有则开到质量档
首先测试的是竞技游戏《CS:GO》,该游戏可展现 RTX 4060 Ti 8G 在高帧率下的性能表现。通过运行自带的 BenchMark 测试,平均帧数达到了 539 帧,完全满足畅玩高帧率需求,并可完全适应各种电竞屏幕。

接下来笔者还测试了两款经典 3A 大作。《荒野大镖客 2: 救赎》在开启质量 DLSS 的情况下,能达到平均 116 帧,已经能满足百帧畅玩高画质 3A 了。

在另一款经典的 3A 大作《古墓丽影: 暗影》中,我们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在 1080P 最高画质下运行自带的 BenchMark,已经能达到平均 213 帧,比公版 RTX 4060 Ti 还要高上一帧。

真正让 RTX 4060 Ti 和 RTX 3060Ti 拉开差距的,是其 DLSS 3 技术,它能够利用 AI 和 GeForce RTX 40 系列 GPU 上的第四代 Tensor Core 和光流加速器,生成更多的高质量帧,从而大幅提升帧数。DLSS 3 是 NVIDIA 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的最新版本,也是神经图形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能够在保持画质和反应速度的同时,将性能提升高达 4 倍。

简单来说,过去的 DLSS 2 技术是通过渲染一个低分辨率图像,然后通过 AI 放大至高分辨率,从而提升画质和帧率。而全新的 DLSS 3 技术在兼容 DLSS 2 的基础上,新增了帧生成功能,可以在两个真实帧之间插入 AI 推算出的全新帧,从而实现帧率的倍增。同时,结合 DLSS 2 的超分辨率功能,AI 能够重建多达八分之七的显示像素,与没有 DLSS 相比,游戏性能最高可提升 4 倍!

目前已经有超过 300 款 DLSS 游戏和应用发布。其中共有 30 多款已发布的 DLSS 3 游戏。从发布进度来看,在 DLSS 2 和 DLSS 3 各自发布的前六个月中,DLSS 3 的采用速度比 DLSS 2 快 7 倍。看来适配难度是相当低的,相信将来有越来越多的游戏适配 DLSS 技术。

我们先来看看压力最大的《赛博朋克 2077》在光追 + 1080P 分辨率下的帧数情况,在默认状态下,RTX 4060 Ti 8G 还是没有办法畅玩的,平均帧数约 44 帧。如果开启 DLSS 2 质量,帧数就可以达到平均 79 帧畅玩了。而如果开启 RTX 40 系列专享的黑科技 DLSS 3,瞬间暴涨到了平均 119 帧,百帧畅玩光追不在话下。

传奇 3A 大作《巫师 3:狂猎》最近也更新了次世代版,配置要求大大提高,同时它也提供了 DLSS 3 技术的支持,这对于 RTX 40 系列显卡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巫师 3:狂猎》次世代版在 1080P 分辨率不开启 DLSS 的情况下,GeForce RTX 4060 Ti 8G 平均仅有 47 帧,如果开启质量档 DLSS 2,就可以达到平均 65 帧流畅游玩。如果开启 AI 加持的 DLSS 3 技术,帧数就能暴涨到平均 103 帧,大部分场景可以实现 1080P 最高特效百帧畅玩了。

在另一款画质爆炸的次世代 3A 大作《瘟疫传说:安魂曲》中,优化相对来说就要好不少了。即便不开启任何 AI 技术,也可以满足 1080P 60 帧流畅游玩,而在 DLSS 3 加持后更是可以以电竞帧数畅玩。

实测 RTX 4060 Ti 8G 在不开启 DLSS 技术时就已经能满足 60 帧畅玩了。如果开启 DLSS 2 质量档,就能达到平均 76 帧,如果开启 DLSS 3 插帧后,帧数更是会暴涨到平均 127 帧,这个体验就相当顺畅了,甚至可以实现 2K60 帧畅玩了。

我们还使用英伟达官方的 FrameView 工具统计了一下各个 3A 大作中的平均功耗。实测 RTX 4060 Ti 追风大部分 3A 大作中实际功耗都在 130-140W 左右,比公版卡略高一点,但还是相当低的水平了,实际使用中 450W 以上电源足矣。

创意生产
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创意生产能力,该显卡支持安装 NVIDIA Studio 驱动,以加速 110 多款最受欢迎的创意应用。专有的 SDK 能使这些应用的运行速度更快,并提供独家功能,如 Optix、DLSS 和 Maxine。NVIDIA Studio 全套创意应用,包括 NVIDIA Omniverse、Broadcast、Canvas 和 RTX Remix。我们接下来就用它做一下简单的测试。

我们先实测了一下 V-Ray Benchmark 的性能表现,RTX 4060 Ti 追风获得了 1352 分,可以应对一些中等规模的建模渲染需求。

得益于光追性能的提升,RTX 4060 Ti 追风在 V-Ray GPU RTX 中的分数也提高到了 1882 分,也能应付一些中等负载的光追建模渲染需求。

我们还测试了一下 RTX 4060 Ti 追风在 Blender 中的性能,实测结果如下,能看出 RTX 4060 Ti 追风对于这种建模工作有非常好的加速效果。

在视频后期这一块,RTX 4060 Ti 追风同样配备了第八代 NVENC AV1 编码器。并且 RTX 4060 Ti 8G 也支持下一代视频编码技术 AV1,AV1 能够在占用相同空间情况下,提供更加快速的视频编码和更高质量的流媒体传输性能。随着各大视频平台希望节约服务器流量费用,AV1 编码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编码方式。

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在剪映专业版中,导出一个相同分辨率相同码率的视频,一个编码协议选择传统的 H264, 一个选择下一代的 AV1 编码,结果 H264 编码的体积为 140M,AV1 编码的体积仅 106M,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体积小了非常多。

我们还为大家测试了 PugetBench For Adobe 全家桶,看看它能否胜任视频剪辑工作。实测 RTX 4060 Ti 追风在创意工作者们常用的 Adobe Premiere 中,我们开启 GPU Cuda 加速,然后使用 PugetBenchmark 进行测试。最终得分为 1398 分,浏览时间线上的 4K 视频毫无压力。

另外一款压力更大的视频特效软件 Adobe Effects 中,我们同样使用 PugetBenchmark 进行测试。最终得分为 1572 分,能用来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视频特效。

除了视频内容生产以外,在视频内容消费领域 RTX 4060 Ti 8G 也支持了 RTX VSR 技术。全称为 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RTX 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它可以通过 GPU 的 AI 计算,至多将在线 1080P 视频提升到 4K 分辨率,实现提高清晰度的效果,目前这一技术已经适配了 Chrome 浏览器和 Edge 浏览器,以及本地播放器 VLC。

RTX 视频超分辨率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将 RTX 30 系列 / 40 系列的驱动程序更新到最新版本,并将 Chrome / Edge 浏览器也更新到最新版本便可以启用。启用路径为:NVIDIA 控制面板 —— 视频 —— 调整视频图像设置。此选项框下有四个档位可选。档位越高超分辨率效果更明显,但也会消耗更多的 GPU 资源。

目前它已支持国内的主流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斗鱼和虎牙),以及一些国外的视频平台(Youtube、Twitch、Netflix、Hulu 和 Disney+)。同时它也支持本地视频超分辨率。在下面的测试中,从最左边的原生 480P 分辨率超分后,后面的 1-4 档能看出更加清晰了,实际观感媲美 4K。

↑ 从左至右依次为 480P、VSR1、VSR2、VSR3、VSR4
总结
在笔者看来,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追风才是 RTX 40 系列甜品卡应有的样子。得益于新的 Ada 架构和台积电的先进工艺,RTX 4060 Ti 的功耗降低了 50% 以上,再沿用巨大的散热器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既让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还没法装进小机箱。而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用极小的体积保证了性能的充分释放,在大部分项目中甚至还比公版略高一些,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总的来说,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是一款性价比出色、适合小机箱的新卡。ITX 玩家们可以行动起来了。如果想拿来做生产力的话,不妨期待一下后续发售的 16G 大显存版 RTX 4060 Ti。耕升 GeForce RTX 4060 Ti 将于 5 月 24 日 21 点准时上架,售价为 3199 元,届时可以前往各大电商平台选购。